集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滁州泰华智慧农业谷发展思路

滁州泰华智慧农业谷发展思路

2014-06-28

泰华集团董事长肖希鹏在“和谐智慧三农、美好田园乡村”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尊敬的周所长、尊敬的李书记、尊敬的张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论坛会场内外高峰满座,农、政、商、学、媒齐聚一堂、畅抒胸臆。此刻我深切地感受到各位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同仁们对于和谐智慧三农、美好田园乡村的一片热忱、一腔盛情。我谨代表北京泰华集团、滁州泰华智慧农业谷筹备处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

当前,随着国家市场化潮流的推涌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乡村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大局的问题,也是我们本次高峰论坛的核心宗旨。解决三农问题已迫在眉睫,大量农村接踵涌现留守一族、耕地抛荒、千村一面、生态失衡等现象,给城乡协调、资源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

1、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分家分户经营广泛存在,农村集体组织涣散及经济削弱,不和谐因素倍增,社会矛盾加剧,小生产于大市场缺乏有效的联接,土地与村民及基层政权的和谐关系难以构建。

2、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状况难以改进,土地价值的提升动力不足,技术、人才、管理、资金等要素难以统筹安排,难以实现与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化。

3、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产业链的延伸缺失,无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稳定的就业平台,农民持续增收无法实现,大量劳动力外流,耕地闲置、空壳化现象严重,缺乏因地制宜的辅助产业支撑及适应村民的稳定就业场所。

4、新农村建设缺乏前瞻性理念的宏观指导,建筑风格单调乏味,古朴风韵荡然无存,田园风光销声匿迹,乡情特色工艺失传,民俗风情不再,邻里乡情淡薄,缺乏吐纳心声、交流情感的文教场所。

5、缺乏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长远规划而快速形成的城市化住宅场所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忽略对原始生态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自然环境渐趋恶化,对绿色空间、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国家近些年来持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力度,多项政策连续聚焦三农,大力提倡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推动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要强,农业比较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在国家有关三农政策的宏观指导下,泰华集团基于七年来的涉农经验及对建设美好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初步探索,立足滁州实际,借助滁州泰华智慧农业谷这一平台,对于解决三问题就组织模式、基层政权、时尚农业、意境农村、辅助支撑、政策支持提出如下思考:

一、创新农民组织模式,组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1、以村政权+村民+企业为核心,村集体或农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获各类股份制企业,采取相对的统一标准开展现代农业的生产与经营,农民获取薪金、股金等收益保障,其组织化程度、生产技能、综合素养等得以提升,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2、在充分尊重农民个人意愿的前提下,灵活采取农民以土地出租获取租金,自行种植获取补助及异地调配等多种流转形式,保障农民切身利益与主体地位,为农业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3、围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广泛采取股份合作机制与市场化运营机制,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养生养老、高端服务等综合服务产业,为农民提供大量稳定的就业岗位,尤其要注重发展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加工、商贸及风情文化小镇、民俗工坊街等旅游观光等产业,提供适应农民的大量稳定工作岗位,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与生活品质的提升。

 二、发挥农村集体资源优势,强化基层政权对建设美好田园乡村的作用

1、基于农村集体资源状况,借建设美好田园乡村之势,引龙头企业先进管理之力,村政权加入到各类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中,占有一定股权比例,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规则获取市场化运营的经济效益,为低收入、相对困难村民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实现村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安定。

2、结合美好田园乡村的建设,配建一定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为基层政权搭建服务管理平台,发挥村政权的管理职能,满足对医疗、教育、文娱、治安等服务机构及民俗工坊、商业街等经济组织的管理需求,保障乡村社区的秩序井然、文明生态。

3、基于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土特产品、工艺特色等,建立村民综合服务体,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文娱活动、沟通交流、抒发情感搭建平台,提倡团结互助的乡土文化,营造邻里和睦、融洽和谐的生活氛围。

4、建成彰显当地文化特色的智慧农业产业园区:

1)因地制宜选取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品类作为主打产品,如滁菊,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对其观赏文化价值进行复合开发,引进南北各类菊花品种,对其药用、食用价值进行延展加工,打造滁菊种植示范观赏园、滁菊采摘休闲基地、独特的滁菊小镇、菊文化博物馆等,形成具有滁菊特色的系列知名产品品牌。

2)利用滁州地处南北交界的特殊区位优势,在确保主产品规模效应的前提下,引进各类新、奇、特农业产品进行过渡性培育试验,打造科研交流平台及农业科技示范区。融合特色农业形态、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发展集生态休闲观光、农耕文化体验、农业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

3)结合区域丰沛水资源发展辅助的禽类及水产品养殖、加工,将种、养及加工产品与当地历史人文相融合,孵化提升产品品牌价值。

  三、建设返璞归真、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美好田园乡村

1、依据园区总体规划原则,选取适宜区域新建若干居民定居点,引入现代元素,传承徽派风格,借助传统文化,建设田园景观,依托自然资源优势,融合当地国学、禅修、宋明等文化元素,打造古朴风韵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突出的乡村民居。

2、依据各村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赋予其不同的功能定位,包括文化体验、餐饮娱乐、民俗工坊、商贸物流等,“一村一特色”,为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平台,打造功能多元、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新民居。

3、新民居融入现代化都市社区的功能内涵,遵循绿色生态社区设计原则,引进城市社区概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注重对人文社会环境的培育,打造便利舒适、时尚现代、邻里和睦的都市型田园社区。

 四、发展带动就业、融合城乡、生态颐养的特色服务业

1、在遵循自然机理、保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依托琅邪山、红花湖及清流关、普贤庵、龙华寺等自然人文资源,以融入自然、保护历史、传承文化为核心,打造彰显深厚文化底蕴、体现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如书院、文化馆、艺术长廊、文化小镇等,实现景观开发与自然环境、人文底蕴的和谐共荣。

2、通过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休闲观光等服务业的发展,为沪、宁、杭及合肥市民创造生态、绿色、和谐的休闲度假环境,打造“世外桃源”,“引城入山、引山入城”,实现城市元素与自然乡村的相互渗透,推动实现城乡一体化。

3、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特色服务业的发展中,保障村民稳定就业与持续增收,从根本上实现村民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提升,带动其思想意识及需求升华,达到村民居民化的标准,与意境化村庄融为一体,实现美好田园乡村的理想意愿。

 五、创造条件引进各类资本,发挥企业特有优势

1、结合农业现代化、村民就地城镇化、允许企业以多种模式(如BT等)承接园区基础设施及村民定居点的投资建设项目,给予企业相应的土地指标作为投入成本回报,企业进而在园区整体规划框架下,将所获取的土地指标用于辅助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2、考虑到服务业对解决农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的突出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给予土地、金融等政策优惠及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政策倾斜,吸引龙头企业及技术、人才等优良资本的进驻,实现优势互补、共促园区发展。

3、鉴于农业产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为落户本园区的农业技术企业、科研机构提供优于其原所在地的政策优惠,实现相关农业支持政策在本园区的及时落地,为打造智慧型农业产业园区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总之,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其解决互换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快速到来,滁州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勇于走在改革前列,滁州泰华智慧农业谷将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宏观形势下,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主旨明确、核心突出、思路新颖、亮点鲜明的农业时尚化、农民居民化、农村意境化之路。通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各种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发挥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优势,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手段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建成特色鲜明、宜居宜业、邻里和睦的新型乡村社区,打造纯朴自然、古韵浓郁、恬适惬意的城市世外桃源,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到思想意识的提升,实现农民安居乐业、城乡和谐共荣的目标。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及各界同仁们,滁州泰华智慧农业谷项目已然拉开帷幕,和谐智慧三农的发展、美好田园乡村的建设需要各级领导、各界专家的指导建议,需要广纳良言、群策群力。今天,我们在高峰论坛齐聚一堂,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及各界同仁们能与我们一起关注三农,聚焦滁州,诚邀各位嘉宾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共同畅想智慧农业谷现代高效、生机盎然、绿色生态、幽静淳朴、古韵浓郁、和谐文明的唯美画卷。

最后,再次向各位领导、专家及各界同仁们表示由衷的感谢,让我们共同期待滁州智慧农业谷美好愿景的早日实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