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满枝。9月16日上午,北京泰华集团采用“线上+线下”多会场联动模式,成功举办2025甜高粱收获季全国启动仪式。集团总部设主会场,山东东营、新疆阿拉尔、吉林通榆、北京房山等7个分会场同步视频连线。北京农深展总公司、北京泰华集团及各子公司管理团队、三北地区政府领导、产业链合作伙伴代表共同参与,标志着甜高粱产业全面进入规模化收获与加工新阶段。
2025年是泰华甜高粱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在集团战略引领与各产区协作努力下,产业实现从生产试验向规模化推进的重要跨越,全国种植规模达2万亩,覆盖山东、新疆、吉林、北京、海南五地,产业生态布局初步形成。
三北地区甜高粱喜获丰收
在各分会场汇报环节,四大产区负责人系统介绍了本年度试验成果与收获季准备情况,全面呈现从种业创新到工业化生产的全链条推进成效。其中,东营作为全产业链核心示范区,重点展示规模化种植与一体化加工成果;新疆阿拉尔聚焦盐碱荒地改良、规模化制种和种植技术标准化;吉林通榆积极探索薄地、盐碱地试种与改良,并拓展秸秆在绿色甲醇、新型酒品和饲料等领域的应用;北京房山作为产业中试基地持续发挥“科技试验田”作用,承担育种、制种和产业加工中试任务。
地方政府代表在致辞中肯定了甜高粱产业在粮食安全、盐碱地治理、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表示将结合地方优势,持续优化政策与服务,支持项目落地和产业链建设。科研院校与合作企业代表也分享了合作成果,表达了深化协作、共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各分会场汇报与致辞
启动会上,甜高粱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想发布了2025年五大科研突破:成功选育4个新品种并申报品种权,耐盐碱品种“农深展T23”亩产提高15%-20%;与科研院校合作实现盐碱荒地规模化量产;2.0版一体机榨汁率提升至50%,并启动3.0电动版设计;自主研发秸秆粉碎风干设备,实现全年工业化原料保存;植物蜜提纯与低温浓缩工艺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和活性成分保留率。
北京泰华集团董事长肖希鹏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过五年调研和三年半集中攻关,今年一体收获机在“三北地区”全面应用,标志着集团实现了从理论论证、实验室实验到产业化落地的历史性突破。他强调,甜高粱产业既扎根传统农业,又蕴含高新科技含量和巨大潜在价值,能够同时满足国家“糖平台”和“纤维平台”战略需求,为企业转型升级开辟新赛道。该产业链涵盖农业科技、制造、生物合成、饲料及能源等14个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肖希鹏呼吁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产业共同体,推动甜高粱非粮生物科技加速发展。
各产区同步举行收获季启动会现场
启动会上,各产区同时鸣放鞭炮,吹响了全面收获与加工的号角。随着产业配套一体机的广泛应用和科研成果的持续转化,甜高粱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集团将继续紧扣国家战略,全力构建甜高粱“糖平台+纤维平台”产业体系,积极拓展产品市场与应用场景,为健康糖源、生物制造和生物合成等新兴产业提供稳定的非粮原料支撑,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